校史館的建設對學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是學校文化的對外展示,是辦學思想的發(fā)展之路,是師生校史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校史館設計至關重要,關乎學校辦學素質(zhì)、教育文化、師生發(fā)展。
校史館從功能上看,有陳列功能,校史室是檔案陳列保存展示的一個重要平臺,校史室兼有陳列和保護物品與資料的雙重功能。校史室里保存陳列的物品大都是學校的圖片和實物檔案,具有很好的檔案價值。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維護大學歷史記錄的同時進行校史資料的資訊服務, 促進校務工作;有科研功能,校史室是編研校史的一個重要機構(gòu),校史室不僅僅是陳列校史檔案的地方,也是研究和編研學校歷史的機構(gòu),具有“存史、育人、溝通、資政”的價值和功能。對室藏檔案進行編研,走一條研究校史的學習型路子,使檔案管理“深化”,檔案資料“活化”,為師生們提供學術研究所需的校史資料, 并促使校史資源的廣為利用,為拓寬校史室的發(fā)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礎;有文化功能,校史館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校史室,即學校之歷史沿革,記載了一所學校的創(chuàng)設、變遷、發(fā)展,是學校最可寶貴的歷史檔案,是校園文化的溯源和載體,是學校應倍加珍惜、傳承永續(xù)的精神財富。校園文化可分為基礎設施文化、自然人文環(huán)境文化等,校史館建設兼有學校文化的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既看得見、摸得著,又能鐫刻在師生們和校友們的心靈里。
校史館設計首先按照“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的原則,承務本求實的理念,力求以樸實的材料、素雅的色彩和簡約的線條設計,采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模式,即在 “傳統(tǒng)圖片實物陳列模式”的基礎上, 配文字簡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墻的等載體,充分運用空間造型藝術、平面設計藝術,將文字、圖片、實物等資料已最簡明、最快捷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既具個性與現(xiàn)代感,又富美觀大方和凝重大氣的風格,從多種感官給參觀者以大的震撼和欣賞力,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校史館設計中要融合學校特色,以強烈獨特的風采和風格抓住參觀者的眼球。跳出我校原有的以綠的各種色階為主要色調(diào)的局限,各展區(qū)墻體主要色系不盡相同,隨著參觀者的游覽路線,從凝重的灰、黑色調(diào)逐漸轉(zhuǎn)為藍、綠、綜等色調(diào),再逐漸轉(zhuǎn)為黃、紅等色調(diào),并以原木色為空間點綴主要色系。
勵展在健雄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史館、奉賢中學“滋蕙”校史陳列館等校史館設計中秉持著千館千面的設計原則,在每一個展館中融入學校獨特的校園文化、學校發(fā)展史、未來發(fā)展目標,將學校特色與展館設計相結(jié)合,使參觀者如臨其境,浮想聯(lián)翩,喚起參觀者的歸屬感。